当前位置:首页> 屈光 >近视 >近视手术的发展

近视手术的发展

文章来源:时间:2014-11-20 10:47:59

近视激光手术,简单的说,是一种透过激光改变眼角膜的弧度,从而改善视力的手术。现代的近视激光手术已经历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球已有上千万近视眼患者通过该手术摘掉了眼镜。

RK

而说起近视激光手术的发展史,就不得不说到较早的近视手术,即所谓的钻石刀切开术(RK) :这项手术的应用可追溯到1943年由日本Tutomu Sato医生首创,于1960年经前苏联医学专家Fyodorovv改良推广。这项手术所利用的原理是在角膜上面放射状切割八刀,让角膜中央因周边的膨出而相对变成平坦,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因为对眼球做深度切割(约整个角膜厚度的90%到95%),使角膜的韧度受损,加上术后的疤痕会有夜盲的缺点。1987年,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储仁远教授从苏联将RK手术引入国内,随后在国内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但由于手术预见性差、极易发生散光、眼睛经不起冲击、医生很难掌握等明显缺陷而很快终止。

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RK之后,近视手术发展到全自动角膜层状切割弧度重塑术(ALK):使用电动刨刀先将角膜表层切开一层表皮瓣,将其掀开,再在底下的角膜基质上进行第二次切割,第二次切割的大小取决于所要矫正的度数,然后把表皮瓣盖回去即完成。较高可矫正3000度近视度数,但因为刨刀的操作显然没有激光有效和安全,所以很快被PRK、LASIK所取代。

真正意义上的近视激光手术,是从PRK开始的。

当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把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光刻蚀技术移植到近视眼治疗上来,于1983年发明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1985年应用于临床。期间美国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验,直到1997年9月25日才获美国FDA审查通过。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PRK):用手术刀或激光先刮除角膜上皮,再以激光束照射角膜基质,有效地削切角膜,达到改善角膜屈光度的目的,适合近视度数在700度以下的病人,缺点是手术后几天內会有疼痛感,术后可出现角膜浑浊、眩光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症。

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层状切除弧度重塑术(LASIK),该手术是在P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首例LASIK手术于1997在我国成功开展,,该手术避免了PRK手术后的角膜上皮过度增生和角膜雾状混浊现象,以其适应范围更广、效果更加稳定而受到广大近视患者的青睐。相比同类手术,LASIK所需的复原时间较短,病人所感受的痛楚亦较少。LASIK手术原理是先采用自动微型角膜板层系统在角膜表面制作一带蒂的板层角膜瓣,翻转角膜瓣后,应用准分子激光电脑控制多步分区进行角膜基质内切削,较后将角膜瓣复位。这种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的完整性,用193纳米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避免了术后雾状混浊的发生。这种手术设备精密昂贵,要求较高的手术技法及无菌的手术环境,在条件较好的大医院才能够开展。目前LASIK已经成为较常用的屈光手术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为许多近视和远视患者摘掉了眼镜。

LASIK可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较高可矫正的度数受制于患者的角膜厚度,一般较高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达-12D(1200度)。

LASE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

随后,近视激光手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蔡司半飞(flap)(简称E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是更新一代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方法。与LASIK的 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用显微角膜刀来做瓣,而是用 角膜上皮环钻切出一个厚度为60-80微米,直径8-10毫 米,蒂的弧度为30度的上皮瓣,掀开上皮瓣后用准分子 激光进行原位磨镶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从而达到矫正近视、散光的目的,而后上皮瓣复位。手术后对于超高度数的患者可以烦恼 像差,眩光问题。由于上皮瓣厚度为60-80微米,所以为高度数,角膜相对较薄的患者烦恼 了厚度问题,同时对于此类患者,安全性也提高了。LASEK是针对不能通过LASIK手术进行矫治的较薄角膜、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的一种激光治疗近视手术。

ICL晶体植入

ICL是一种可植入式Collamer(胶原聚合物),可与人眼一起工作来达到矫正视力的作用,不同于传统隐形眼镜在眼球表面,而是放置在眼内,位于虹膜和自然晶体之间,又称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国际上矫治近视较新较安全的技术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已被广泛使用。它常被用于矫正高度近视、远视,而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无须进行手术后缝合,尤其对超高度近视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在我国,80%以上的高度或者超高度近视患者,因为角膜厚度不够或者相对较薄,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矫正,而ICL晶体植入则有效攻克这项难题,给高度近视患者带来了希望,替代了原有的Lasik、PPK等矫正手术,是矫治近视的较新和较安全的技术之一,能达有效性矫正的目的。